日前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说,希望借作品表达慢生活,以期提供民众另外的创作思维和生活方式。 朱德庸是台湾漫画界的代表人物,他的“双响炮系列”直面婚姻与家庭,“涩女郎系列”探讨两性与爱情,其幽默的叙事手法、独特的观察视角,使他在两岸、港澳以及海外华人地区广受欢迎与好评。 对于朱德庸而言,“慢”是对他的生活方式最好的表达。“世界太大,我们的心太小,时代越来越忙碌,每个人被无穷无尽的欲望填满,也许是我们的生活态度出了问题”,所以,在他看来,当下亚洲经济好转了,不少人却迷失了方向,慢慢被欲望填充。我们应该静下心,用沉静的心创造一切,而非完全是物质的追求。 这不禁让笔者想到前几年朱德庸的《大家都有病》:“我们周围所有的东西都在增值,只有我们的人生悄悄贬值。世界一直往前奔跑,而我们大家紧追在后。可不可以停下来喘口气,选择‘自己’,而不是选择‘大家’?” 的确,“也许是我们的生活态度出了问题”,我们的性格态度、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似乎都发生了改变,生活的“慢节奏”、精神的“慢节奏”失去了,而“快”已成为主调。人们的手机在响,电话在催;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要特快专递;拍照要立等可取;坐车选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做事最好名利双收;理财最好一夜暴富;结婚要有现房现车。我们总是风风火火,把每一天都当成打仗来过。担心这个机会不抓住,就会被社会抛弃…… 而更可怕的是,文化艺术创作的“慢节奏”正在失去。时代失去了“慢”的精神趣味和文化氛围,到处流行和呈现着浮躁、喧嚣的文化现象。很多文化艺术创作者常常被不时涌来的娱乐化、时尚化潮流覆盖,缺乏“慢”的从容不迫,创作追求速度快、数量多,结果是粗制滥造、浮躁功利的文化艺术盛行。 所以,朱德庸说,“创作是一个很单纯的慢生活,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做好作品创作”,因此,他提倡慢生活,这种慢生活指的是心态慢,而非行动缓慢。这种时间的缓慢、心态的缓慢,非常适合文化艺术的创作工作。 朱德庸可以说是个“慢人”,是慢生活的积极践行者。他历时十年创作完成的《大家都有病》《绝对小孩》都是慢作。朱德庸说,创作好的动漫作品,不是短时间就能出来的,也许有作品在短时间内很受欢迎,但还要看接下来有没有持续性。创作者要回归单纯的心态,“创作者不应在创作中想着发财,在画的过程不应考虑票房会不会好,应该回到最源头,让创作者以一个单纯的心态去创作。” 由此,让我们也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还有没有“慢生活”的文化记忆?忙碌中的你我,有没有迷失生活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