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热搜: 九江县 柴桑
查看: 861|回复: 6

“捧养时代”,怎么引导孩子(微议录)

[复制链接]

50

主题

15

回帖

3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9
发表于 2015-2-4 13: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网友晒了一张“二胎保证书”,内容是父母向8岁半的女儿保证永远最爱她,才被应允再生一个。许多时候,父母面对孩子近乎任性的要求,拿不出办法只能违心妥协,这不得不说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如今,许多家长对孩子是“捧着养”,全家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形并不少见。在这种大环境下,家长该如何做好必不可少的观念引导?下面摘编了几位网友的亲身经历和认真思考,与大家分享。

  生活历练是最佳养分
  孩子的成长,其实是对生活的体验过程。该孩子做的事,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孩子就不可能体悟到其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小时候“缺课”,长大后也得在“跌打摸爬”中补回来。
  陪孩子一起成长,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共识。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引导。我喜欢读书、写作,每当在报刊发表小作,我都让女儿看。女儿一看到我的名字,总会高兴地叫出声,也有兴趣认识其他的文字。我有晚上看书的习惯,她也常常睡觉前看童话故事书。幼儿园老师夸女儿懂事、学习好,问我是否在家给她补课,我笑着说:“她是我的小粉丝”。
  “捧着养”的时代,孩子容易变得任性、难以自立。为了让她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我鼓励她自己整理书包,教她如何打扫卫生,晚饭后一起散步,夏天带她爬山。充实的生活“历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养分。
  ——@雒会龙
  隔代教育要形成共识
  在小外甥的教育问题上,隔代溺爱着实困扰了姐姐好一阵子。由于工作繁忙,平常老人看护孩子的时间居多。“不惹孩子哭”的管教理念,直接导致了溺爱,要买啥就买啥,想玩啥就玩啥。
  有时候,对孩子“不懂事”的纵容容易过界。比如孩子摔跤了,奶奶则归咎于地板太滑,还拉着小外甥踩地板泄愤。三番两次下来,外甥就很少看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姐姐耐心细致的劝导,却比不上奶奶的几块奶糖。一旦言辞稍显严厉,小外甥便哭着鼻子去找奶奶,结果反而是姐姐被“说教”一番。长此以往,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家庭教育达不成共识,真正的引导根本无法形成。姐姐经过大半年的诚恳沟通,做通了丈夫和老人的思想工作。此后,在家庭教育上,姐姐、姐夫唱了主角,观念引导更加合理,小外甥的一些错误想法和行为,很快在无形中得到了矫正。
  ——@To be slowly
  不要无原则地“比”着养
  亲戚有个聪明、可爱的男孩,为了不落人后,什么都要给孩子最好的,不敢有半点疏忽。我有时劝他们,不要太在意简单的物质比较,他们却认为,就这么一个孩子,只要家庭条件许可,肯定不能让孩子过得比别的小孩差。
  看见有人吃进口奶粉,他们四处找关系托人从香港、日本带;有人报钢琴班,赶紧去报了钢琴班、舞蹈班、美术班……孩子不管有什么要求,都尽一切可能满足。现在小孩已经7岁了,虽然多才多艺,但虚荣心特别强,自我管理能力差,动不动就摔东西、耍赖、打人。这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并非在孩子身上花的钱越多,孩子的成长就越出色。家长还是应当多教导孩子,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在日常生活中,不妨让孩子多参与买菜、做饭、洗衣等家务活动,多教教他们怎么与邻居小孩、同学相处,这比什么都给“最好的”更重要。
  ——@付冬民

39

主题

38

回帖

3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1
发表于 2015-2-10 16: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养个孩子是真不容易啊

20

主题

22

回帖

1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5-2-12 08: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人宠着一个孩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了

19

主题

25

回帖

1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5
发表于 2015-2-12 08: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个难题

18

主题

28

回帖

1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5-2-12 08: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孩子基本属于散养,不太管,任其发展。我看各方面发展的挺好!

17

主题

29

回帖

14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41
发表于 2015-2-12 08: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不能太宠着,养个小老虎,六亲不认,将来怎么办?

17

主题

29

回帖

14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41
发表于 2015-2-12 08: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老人的 教育方法好,看我们这代人,多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