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热搜: 九江县 柴桑
查看: 1148|回复: 3

[电商资讯] 阿里对假货有责 淘宝优势非不可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7 22: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Pomerantz LPP律师事务所上周宣布调查阿里隐瞒信息起,有6家律师事务所跟进,其中一家律所Robbins Geller Rudman  Dowd LLP在2月4日正式向法院提起针对阿里集团的集体诉讼,而诉讼的理由就是阿里集团IPO时未披露曾与中国国家工商总局进行过会谈。集体诉讼可能会旷日持久,也可能会不了了之,关键看阿里如何应对海外投资人和维持中国商业环境的平衡。
  7家律师事务所针对阿里公司调查的主要依据来源于1933年美国证券法和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的条款:强制披露和禁止欺诈。因为在“大萧条”期间,无数股民和机构损失惨重哀鸿遍野,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美国出台了最严厉的证券交易法案,针对公司和中小股东的信息不对称,强制公司披露应该披露的信息,并且禁止公司对中小股民发布虚假的信息误导和欺诈。
  虽然在之后的80年间,有无数公司出于各种原因制造假文件和盈利,庞氏骗局也层出不穷,不过只有被抓住把柄基本是掏钱赔偿、高管锒铛入狱和公司声誉扫地破产等不多的几条路,安然公司这样的拥有上千亿美元营收的庞然大物也因为财务造假在几周内轰然倒地。美国的中小股东的确是受到很好的保护,而他们的保护来源于法律,中国的散户也受到保护,不过他们的保护来源于证监会的“拳拳之心”,比如涨跌幅限制和T+0等,是因为散户太不成熟被庄家当作小绵羊剪羊毛而不得不出台,当官方心意改变,也会半夜发布个行政命令,散户就很受伤。
  阿里需要自证清白 应诉优势劣势均有
  这次阿里的麻烦来源,也来自于监管部门的“拳拳之心”,在中国国家工商总局针对电商假货发布一份报告后,正品率最低的阿里采取了对抗的方式应对,被惹到的工商总局于1月28日发布了一份“白皮书”,称阿里集团不当允许假货在平台上出售,要命的是中国国家工商总局称“白皮书”形成于2014年7月,而推迟发布时间是避免影响阿里集团9月的IPO。即使在工商总局与阿里摆出和解的姿态,并且宣布“白皮书”不具有法律效应后,美国的律师事务所还是闻风而动,质疑阿里没有披露与工商总局的会谈。被起诉后的阿里集团和其高管团队,需要通过律师说明他们是是否知道这份文件的存在,又是何时知道的?知道有这样的一份文件将公布而未说明,阿里集团和其高管团队就是有责任的。
  原告律师向证明阿里集团及其高管知情并不容易,但是阿里并不能掉以轻心,美国这几家专攻大公司集体诉讼的律师事务所有丰富的经验:熟知美国法律以及程序、知道调查该如何入手、本土作战方便与媒体沟通,即使诉讼成功把握不大也能配合做空。
  而阿里集团的优势和劣势则是:可以雇佣美国知名律师应诉、当地的公关团队可以安抚部分中小股东、因为VIE架构问题并不怕输但怕的是对其商誉的影响,股票跌的多了高管也受伤。并且其在美国的公关团队远没有在中国国内砸钱那么方便,媒体负面报道很难控制住。
  阿里集团上市前,美国媒体关注过其假货问题、支付宝违规剥离、关联交易等问题,并且阿里在IPO文件中对“风险”有过披露,美国律师想抓住阿里的把柄,需要找到很强大证据,因为这是阿里集团首次面临美国的集体诉讼,是选择对抗到底还是和解将让美国投资人对阿里有一个新的评估,马云与阿里的其他高管掌握界线也会颇费思量。
  阿里对假货问题有责任 假货驱离成熟消费者也瓦解淘宝的优势
  一、阿里最大的失误在于不应该抗拒工商总局的监管,工商总局的调查是在其合理的职责之内,存不存在假货和假货程度并非阿里集团自己能说明,马云对于假货和“网货”的辩解又是越解释越自黑之举,最好的策略是CEO不直接回应任何有关的采访,让副董事长蔡崇信和其他专业人士应对。尤其是阿里前期刚刚配合美国,下架了美国认为不安全的产品,这种内外有别的事情被更多消费者知道对商誉不利。
  二、马云的回应中,阿里集团有5000人在打假是个不错的姿态。阿里作为平台,虽然对于假货问题可以用避风港原则规避,但并非完全没有责任,阿里对于假货问题应该循序渐进的整改,而不是抗拒监管,淘宝的经营环境的改善并能吸引到更多商家的入驻才是阿里的利益所在。。马云称购买者情知是假货还在买,而你无法排除消费者并不知情的可能性,在货物信息的洪流中,不是所有人都有鉴别能力。
  中国的消费者的确对于价格极其敏感,中国电商的爆发实际来自于实体经济经营环境的恶化,包括成本上涨等多个方面。进入淘宝并想快速立足并获得交易量的商家,只能选择低价和快速复制来解决生存问题,无法投入创新研制产品而陷入价格大战。而淘宝的竞价规则又让无法吸引到流量的商家只能通过竞买、虚假交易甚至贿赂淘宝工作人员来获得流量。假货卖家做大并获得超过守法商家的收益是在损害平台的整体利益,假货的存在是劣币驱逐良币般破坏市场规则,当消费者被伤害或者更加成熟后,就会分流,淘宝的天猫战略可以理解为假货问题下一种改变的尝试,但淘宝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同时,垂直电商的应势而起也对淘宝产生分流作用,追求质量而非低价的用户才是价值最高的一批,淘宝的优势会逐渐被竞争者瓦解,这些都是假货的后果。
  
getimg.php?url=http%3A%2F%2Fd.hiphotos.baidu.com%2Fnews%2FwBAIFENHAO3D638%2Fsign%3D824a2392cd177f3e1034ff0e48ce3bb9%2F50da81cb39dbb6fd01e454020d24ab18972b3752.jpg

  三、美国投资人和律师事务所起诉大公司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中概股公司已经有多家中枪。如果对危机应对得当,不见得没有机会澄清,美国有想从大公司身上挖利益的公司,也有替大公司应诉的公司律师,阿里集团必然会请知名律师出庭,关键的还是阿里集团与中国官方的后续沟通,会极大影响美国投资人的判断。阿里的市值和公司规模已经足够大,但是否大到不能倒,外国的投资人可没有把握,外企在中国近年的非经营原因的败退就是例子,从葛兰素史克到高通公司、微软、奔驰,体量也都不小,政商人脉也不可谓不广。
  四、工商总局不论出于何种理由和解,合理的事情还是要做,对于假货和仿制“网货”工商总局应该负起清理的责任,否则对于创新的企业不公平,也不利于中国的商业环境。
  阿里集团是中国互联网的巨头,马云和其团队依靠蚂蚁金融、支付宝、甚至菜鸟网络都能再造一个巨额IPO,阿里从雅虎手里拿回股份,但不得不在美国上市又被美国及海外投资人束缚,如何让海外投资人满意,又能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中正常运作和发展,是摆在马云面前的新问题。
  

23

主题

28

回帖

1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
发表于 2015-2-12 08: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货,充斥着整个中国,又岂止是网购

21

主题

28

回帖

1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6
发表于 2015-2-12 08: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在某宝购买的东西,假货最多!

19

主题

22

回帖

14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44
发表于 2015-2-12 08: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东上面买了奶粉,严重怀疑是假货!